A+ A-
A+ A-

陈凯他们果然没打算乖乖还钱。

第二天,我就收到了婆婆的短信,全是恶毒的咒骂。

陈凯则开始四处托人,想找关系“搞定”芯片数据,结果碰了一鼻子灰——这系统是国家推行的,谁敢动?

小区里开始议论纷纷。

以前附和公婆说我“占便宜”的那些人,现在看我的眼神变了。

张阿姨拉着我说:“小静啊,我就说你不容易,他们家太不是东西了!”

李大姐也叹气:“当初我就劝我家老王别植,这玩意儿太较真,哪有家是算钱的地方?”

他们大概忘了,当初是怎么跟着起哄,说AA制“公平”“先进”的。

现在看到陈凯家的下场,又开始往我这边靠。

这就是从众效应?永远跟着风向跑,从不想想自己到底站在哪。

陈凯见搞不定系统,开始打感情牌。

他买了花,做了饭,跪在我面前,说他知道错了,求我再给他一次机会。

“静静,我不该那样对你,”他痛哭流涕,“我妈我爸年纪大了,糊涂,你别跟他们计较。我们重新开始,好不好?这钱……我们不算了,行吗?”

我看着他演戏,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。

当初他们逼我植入芯片的时候,怎么没想过“不算了”?

“不好,”我把花扔到垃圾桶里,“钱必须还,婚必须离。”

法庭传票寄到家里那天,婆婆彻底疯了。

她坐着轮椅堵在小区门口,见人就说我是“白眼狼”“拜金女”,说我用卑鄙手段骗她儿子的钱。

有人拿出手机拍视频,她更来劲了,对着镜头哭诉自己多不容易,养了个“吃里扒外”的儿媳。

陈凯站在旁边,一脸无奈,好像受了多大委屈。

不明真相的人还真有同情他们的,说我“太狠心”。

直到有人把芯片结算单晒到了小区群里。

那五百万的明细列得清清楚楚:多少次深夜急救,多少次喂饭擦身,多少次给孩子换尿布……每一笔都对应着时间和具体服务。

群里瞬间安静了。

过了一会儿,有人发:“这哪是家庭主妇?这是全能护工+育儿嫂+保姆啊!”

“五百万真不多,光瘫痪老人的护理费,一年就得几十万。”

风向又变了!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